查看原文
其他

吴四海:做一个被老人喜欢的人

吴四海 夜光杯 2021-12-12
欣赏老人,做一个被老人喜欢的人,不难。如有“三愿”:一是愿花时间;二是愿花心思;三是愿陪吃饭。
本文作者吴四海和父亲
都说做人难,难做人。做一个被老人喜欢的人,恐怕是最难了。老人,越老越敏感,越老越固执,都不喜欢看到自己不被喜欢的样子和感觉。孔子说过:“事父母,色难”。不怀心计、没有功利,对老人你能始终保持语气平稳、和颜悦色么?
去年夏日的某个清晨,一位老人来电:“四海,周阿姨走了!”没等我缓过神来,又说:“周阿姨生前说过,‘等我死了,后事就找四海办。’你看咋办吧!”不可置疑,无法推卸。天大的事,我被周阿姨任命为“后事接班人”!
这事,与我为父亲操办丧事有关。三年前,父亲去世。二十年前母亲过世后,父亲卖掉了复旦的房子,搬来与我们同住了。他是一位自律自强自爱的人,时常把“人生三乐”挂在嘴上——助人为乐、知足常乐、自得其乐。自从同住一个屋檐下,衣食住行吃喝拉撒,任何令人麻烦和不悦的事,没有过。父亲洗澡,我帮着搓背;理发,我操刀剪理;吃药,女儿端来水杯;爱吃肉,太太下厨烧得大碗红烧肉……吃饭看报、散步睡觉,父亲无忧无虑地活到九十五岁。
吴四海为父亲理发
所谓“风流不在谈锋盛,袖手无言味最长”的境界,大概不过如此吧。至于生死,父亲通透明白、早有交代。于是我决定将悲痛的追悼会办成不同寻常的喜丧!征得殡仪馆的理解与支持,做了不拘一格的大胆尝试:取代“催人泪下”的哀乐,播放大提琴曲《殇》,取下“沉痛哀悼”“永垂不朽”的标语横幅,换上绿草铺满的背景墙,在康乃馨圈成的镜框里镶嵌会心一笑的父亲遗像,灵堂前排放置供年长者就坐的座椅,我的主持让追悼会响起了掌声和笑声,女儿长笛一首《勃拉姆斯摇篮曲》送别爷爷……丧事,办得别开生面!
一直与我有微信互动的周阿姨,看到了我的朋友圈动态,半开玩笑地向老公部署了委任。当然周阿姨的“九十丧事”,我也办到老人满意,不像我父亲的那么“喜”,但至少没那么悲。周阿姨“走后”的一年多,我也常去看望老人。切身体会到,对待老人,要像欣赏秋天一样。经过了春天的盛开与绽放、又经过夏天的烂漫与豪华,秋天处于由强变弱盛极而衰之中,却又在残缺衰落中绽放饱经风霜的华彩,这恰是人生的最美风景。
欣赏老人,做一个被老人喜欢的人,不难。如有“三愿”:一是愿花时间,绝不在老人面前电话不断称自己有多忙、或表现得坐立不安心神不定的样子,不让老人感到需要迁就和客套。面带微笑、气定神闲,让人相处不累、相安无事。二是愿花心思,在不经意间悄悄地解决一些老人想不到也做不到的生活困难,不要搞得大张旗鼓郑重其事的样子。一旦做好了,像没事儿一样,不让老人产生歉疚感和答谢感。三是愿陪吃饭。老人多半一生勤俭,大都有“共情”愿望——自认为好吃的也希望你喜欢吃。也许不合胃口不如自家的美味,但不要推脱转身离去,留下陪吃。同桌一碗饭,共情一辈子。亲情,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,也是最不需要理由的。
与父亲同住二十多年,又陪老人多次,我发现,受人欢喜的老人,都有“三爱”:一是爱护自己的身体,自律自爱,通晓“管好自己,是佛;好管别人,是魔”,坚信人体自愈能力,不过度依赖体检和吃药。明白只有自己不生病,才是对别人最大关爱的道理。二是爱静也爱闹。爱安静、爱独处,不烦人不黏人。一旦热闹起来,照样唱歌跳舞、动感喜感十足。三是爱好专一。琴棋书画、文旅酒茶,总有一项乐此不疲感情专一的业余爱好。说起话来,声情并茂;讲到生死,轻描淡写。
一转眼,我自己也快六十了,行将步入“老年”行列。对照“三愿三爱”,继续做一个被老人喜欢的人。问题来了,我自己会成为一个被人喜欢的老人吗?

关于我们:
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,请点亮“在看”,给我们留言,把它分享到朋友圈。
本公众号乃上海发行量最大的报纸《新民晚报》副刊《夜光杯》的官方微信,《夜光杯》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副刊,在微信平台,我们将以全新的面貌继续陪伴您。欢迎免费订阅,我们将每日精选两篇新鲜出炉的佳作推送到您的手机。所有文章皆为《夜光杯》作者原创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。
点击下面的篇目链接,可重读夜光杯微信公众号9月高点击率美文:
纪实 | 真有后来人
吴颐人 吴越:多年父女成朋友
人物 | 乔榛金婚
节气 | 白露,繁华季节的谢幕
纪实 | 曹可凡:与杨振宁先生面对面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